鈷鉬催化劑在使用一段時間后,由于重烴聚合而會產(chǎn)生結(jié)碳。這不僅降低催化劑活性,而且會使催化劑床層阻力增加,產(chǎn)生壓差,此時就應將催化劑燒碳以獲得再生。
在粗煤氣被切斷,并加上了相應的盲板之后,把與觸媒重量比為0.1-0.3:1的中壓蒸汽與正常變換過程的相反流向,由反應器底部通入,自頂部排出,這樣可將粉塵雜質(zhì)吹出。蒸汽以 84℃/h的速度給催化劑床層升溫,直到催化劑床層溫度為350-450℃時為止(若超過500℃將會損害催化劑)然后繼續(xù)通蒸汽,直到氣流的冷凝液在取樣中大致沒有雜質(zhì)為止。之后通入工作空氣,使蒸汽中含氧量為0.2-0.4%(即空氣0.5%~2%),進行燒碳;觀察床層溫度,可以從床溫的變化來觀察床層含碳物質(zhì)的燃燒情況,蒸汽中的空氣決不能超過5%,通入的空氣量可適量調(diào)節(jié),以將床溫控制在501℃以下。
壓力對燒碳無大影響,但從氣體分布均勻考慮,氣體壓力以1到3個大氣壓為宜。在燒碳過程中也會將催化劑中的硫燒去,而使催化劑變成氧化態(tài)。燒碳過程中應當密切觀測床層溫度,調(diào)節(jié)空氣或氧的濃度來控制床層溫度,當床層中不出現(xiàn)明顯溫升、燃燒前緣已經(jīng)通過反應器,出口溫度下降,氣體中O2上升,就意味著燒碳結(jié)束。適當提高氧濃度進一步燒碳。若溫度不出現(xiàn)明顯上升,可連續(xù)提高氧濃度,最后用空氣冷卻到50℃以下。燒碳之后的催化劑需重新硫化方能使用。若需將催化劑卸出,由于使用過的催化劑在70℃以上有自燃性,因此應先在反應器內(nèi)冷卻至大氣溫度。卸時準備水龍頭噴水降溫熄火。除了一個卸出孔外,不要再特意開孔,以免因“煙囪效應”導致催化劑床層溫度飛升。
正常生產(chǎn)中工藝氣中一般含有0.3-0.6%的氧氣,由于氧氣的純在,對催化劑有較大的危害,不僅會使鈷鉬催化劑硫酸鹽化,而且還會與催化劑中的Cos和Mos2發(fā)生反應,生成SO2和無活性的單質(zhì)Co、Mo使催化劑永久失活。所以現(xiàn)在都在研究使用保護劑(也就是脫氧劑)。
處于硫化狀態(tài)的鉆鉬系耐硫變換催化劑非常活潑.遇空氣易于氧化.并放出大量的熱,引起催化劑床層溫度暴漲,反應方程式如下:
(1)2MoS2+ 7O2— 2MoO3+ 4SO2
(2)2CoS+ 302— 2CoO+ 2SO2
使用Co-Mo耐硫變換催化劑的氮肥廠家,經(jīng)常因催化劑床層出現(xiàn)問題(如偏流、結(jié)塊及部分出現(xiàn)粉化等),需要重新裝填處理;有些廠家需更換部分催化劑或需要卸出催化劑復活。一旦出現(xiàn)這些情況,許多廠家常常對如何在非氧化狀態(tài)安全地卸出催化劑一籌莫展,按有些催化劑生產(chǎn)廠進行實際操作時,費時費力,成本較高。為了把催化劑降至室溫或更低要延誤許多時間并消耗大量半水煤氣,有時還要去掉保溫材料。即使如此,在變換爐內(nèi)溫度已經(jīng)很低的情況下(如低于40℃),卸出的催化劑也常常出現(xiàn)溫度反彈甚至上升到400~500℃,使催化劑轉(zhuǎn)變?yōu)檠趸瘧B(tài),不得不用水降溫,這樣勢必造成催化劑粉化,無法對其進行再生利用,功虧一簣甚為可惜。
那么,有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進行非氧化卸出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作為我*司專有技術(shù)復活催化劑的前提之一是要求舊催化劑是在非氧化狀態(tài)下卸出,以保證其硫化狀態(tài)。為此我們做了大量實驗室工作并在此基礎上,在許多化肥廠進行了實際應用,總結(jié)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催化劑的非氧化卸出方法,采用這一方法不但大大縮短了降溫時間,又為最大可能保護催化劑的活性狀態(tài)提供了充分的保障。
要解決上述難題,就首先要弄清楚非氧化卸出時出現(xiàn)上述現(xiàn)象的主要原因,這樣才能對癥下藥,從根本上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。我們知道,在使用半水煤氣對舊催化劑進行降溫時,硫化態(tài)的舊催化劑處于H2、H2S、CO、CO2的還原氣氛中,但當卸出時,則與空氣中的大量O2相接觸,處于氧化氣氛。也正是在由還原氣氛向氧化氣氛轉(zhuǎn)化過程中出現(xiàn)了強放熱反應。那么與O2反應形成強放熱的反應主要有哪些呢?不妨將有關(guān)的氧化反應及熱效應羅列如下,從中尋求答案。
H2S+1/2O2=S+H2O △=-236KJ/mol(1)
CO+H2O=CO2+H2 △=-41.2KJ/mol(2)
由此不難看出,非氧化卸出過程中主要的放熱反應為(1),亦即硫化氫選擇氧化反應。在實踐中也可注意到卸出后觸媒的上空會出現(xiàn)黃色煙氣,催化劑外觀顏色由墨黑轉(zhuǎn)為黑灰色,這實際上正是選擇氧化反應中形成的氣態(tài)硫磺。也就是說,造成卸出溫度反彈的主要原因是變換爐中的H2S氣體和催化劑吸附的硫化氫,因而方法也就自然產(chǎn)生了,亦即在非氧化卸出催化劑時,要盡可能地降低氣體中H2S的濃度,結(jié)合實際我們提出如下具體操作方法。
(1)用脫硫后半水煤氣把爐內(nèi)催化劑床層溫度降至一定溫度以下,要保證半水煤氣O2<0.5%。
(2)用氮氣(或二氧化碳)進行充分置換,原則上保證低變爐出口硫化氫濃度盡可能低。同時要保證所用惰性氣體中O2<0.5%,否則置換過程中容易出現(xiàn)溫度反彈。
(3)卸出催化劑的空場地要干燥無水,避開雨天操作。由于卸出催化劑內(nèi)部尚有少量吸附的H2S、CO逸出而產(chǎn)生少量溫升。因此要求催化劑涼透后及時封存。
催化劑卸出
研究表明,使用過的鈷鉬低變催化劑如要卸下回用,則不能用空氣鈍化,催化劑的活性組分硫化鈷遇空氣會生成硫酸鈷而永久失話。要用干煤氣循環(huán)降溫,溫度愈低愈好,降溫至~20℃,用氮氣置換,開一個孔(人孔或卸料孔)嚴防對流。慢慢卸(裝)、如溫度上升則邊卸(裝)邊噴水,寧可浸水也要把溫度降下去,否則催化劑內(nèi)的硫化鈷會氧化成硫酸鈷,喪失大部分活性;然后卸下、過篩(視情況)、裝入新的化肥口袋(含內(nèi)襯)內(nèi);如溫度上升,淋上少量的水,扎緊口袋密封以防空氣進入。如檢修變換爐則可將降溫、過篩后的催化劑放入庫房(不能堆放),但放置時間不宜過長,否則影響使用效果。卸下的催化劑要立即處理,不得暴露在空氣中,處理的時間越短越好;一旦重新裝入變換爐(或補充部分新催化劑)必須立即用煤氣置換,最后再進行硫化(視情況)。其效果取決于溫度與操作時間,溫度越低、時間越短其效果越好,所以盡量在臨近開車前進行。由于生產(chǎn)實際中難以降溫至~20℃,可以按下列方法進行操作:
(1)必須用半水煤氣把爐內(nèi)催化劑溫度降至50℃以下,要保證半水煤氣中O2≤0.5%。
(2)用N2進行充分置換,N2中O2≤0.2%,保證變換氣出口 H2S盡可能低甚至無,防上催化劑氧化。
(3)不間斷地直接卸下裝入口袋,扎緊袋口。袋外噴水、分散放置降溫(不能堆放)。
(4)在重新裝爐時才逐袋過篩、補充所損失部分,完成后立即用煤氣置換。其效果取決于溫度與操作時間,溫度越低、時間越短其效果越好。如果失活是由于進水、進氧等原因引起的則應另行處理。
【上一篇:天然氣一段蒸汽轉(zhuǎn)化制氫裝置 Z118-4Y/5Y轉(zhuǎn)化催化劑升溫還原總結(jié) 】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